本会一直倡导建立科学权威、公开透明的评价体系,所以本次优秀造价咨询成果报送首次利用互联网,采用无纸化线上系统,更好的体现了公平公正、科学合理,减少人为因素。今年4月本会组织专家对造价咨询成果进行认真、严格的初评,从成果文件整体性出发,分为项目专业评审和项目管理文件评审两个部分。项目专业评审主要从报送成果的基本项目信息和项目特征信息的完整性、准确性,工程文件项目的匹配性入手,结合项目常用材料、设备和图纸进行系统全面的检查打分。项目管理文件评审主要对项目团队专业配备的科学性、委托合同和项目收费的市场合规性、成果资料规范性及管理模式创新性进行初评。
在专家初评的基础上,系统对成果从“合规性、合理性、准确性”三个维度进行大数据工程文件自动分析检测,最终经评审领导小组审定,共有85个项目获选浙江省优秀造价咨询成果,15个项目获得表扬。
根据专家和大数据分析评审,从“项目规范性、专业完整性、类型多样性、成果精准性、符合地域性”五个角度出发,共推荐了148个具有行业代表性、参考价值,符合当前行业发展的成果文件推荐入指数指标库。
通过成果评选活动,规范行业质量成果文件水平,为制定指数指标库的统一标准提供了具有代表性、前瞻性的项目素材,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强专业学术研究,加速我省行业数字化建设的进程。
二、主要存在的问题
1.基本信息项,部分信息填写不完整,如地下室层高与图纸显示不符;群体项目信息数据未反映;建筑面积及涂装要求填写与图纸不符;要求填写的信息没有填写。
2.特征信息项,结合图纸存在项目特征描述不符合标准,存在描述不全面,填写内容不规范等问题。如:智能化工程、通风空调工程风管及保温、防水等未填写完整;工程材料信息、安装工程系统工程信息与实际不符;部分材料不含设备费,但未备注;材料材质、厚度填写错误;特征信息描述不规范;专业类型不齐全;部分内容特征信息与计价软件版本不一致;项目特征未填写。
3.工程文件项,结合报告文件存在内容不一致现象。如造价与工程文件不一致;计价软件未上传;计价内容不完整有缺失;项目采用定额缺乏时效性;项目计价软件未合并;文件内容缺乏条理;申报内容深度不够,与工程不匹配。
4.项目团队配备项,存在报告文件不规范、缺少流程复核等问题。如报告书没有参与人员的签字盖章;团队配备不齐全;无操作管理流程资料;项目团队表格与报告书上不一致等问题。
5.委托单位意见项,主要是缺少委托单位意见及委托单位未盖章问题。
6.项目收费项,主要是部分单位未提供收费标准资料。
7.咨询成果资料完整规范性项,存在部分项目提供的成果报告缺少签署页;咨询成果无委托单位确认章;编制说明与造价文件不一致;资料内容不齐全,格式低于标准深度等现象。
8.项目常用材料、设备项,存在申报材料信息不齐全;各类管道直径规格表述不完整;项目填报专业材料设备不完整,仅提供了项目土建部分材料设备;部分项目安装缺少风机、风管、配电箱、各种系统的设备;安装部分项目品牌未填写等问题。
9.整套图纸(内含建筑设计说明、结构设计说明、与项目有关的图纸)项,反映部分单位未提供图纸或者图纸提供不完整;缺少图纸说明;图纸缺乏专业完整性。
10.项目采用管理模式创新项,基于传统管理模式下的创新内容证明资料,如全过程管理、数据信息化等先进模式,部分企业未提供相关材料。
11.大数据自动检查成果文件,发现成果文件在编制过程中存在清单编码重复,项目特征描述不规范,相同清单内容出现不同综合单价,清单单位不唯一,清单编码不连续等问题。
三、针对问题的建议
综上分析,此次评选活动,暴露出造价企业自身在成果文件管理上存在的问题,为造价企业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成果质量水平提供指导意见。成果质量文件的好坏是衡量一家企业服务管理优劣的重要条件,是打造企业服务品牌,做大做强的关键因素。
针对以上问题,结合专家提出的反馈意见,提出建议供参考研究:
1.企业加强成果文件规范化管理,通过对现行清单规范、计价依据的研究,形成企业内部统一的质量成果标准体系,提升企业服务管理水平。
2.随着全过程造价咨询管理、EPC管理模式在建筑行业的大力推行,项目实施趋向综合动态一体化管理模式,造价咨询行业要加强对项目工程专业类型齐全、内容丰富的数据收集,为企业转型升级做好准备。
3.加强内部管理质量成果审批流程的制度化管理,将质量“三级复核”落实到位,人员配备精细配备,并在文件成果上做到有章可循,资料存档完整齐全。
4.加强企业关于成果文件质量管理内容的员工培训,通过对成果文件质量管理方面的培训,统一企业内部标准,提升员工的专业服务能力。
5.充分利用数字化技术,实现信息实时传递、更新和完善,丰富企业内部数据库建设,通过数据分析快速为委托方提供优质咨询服务,优化方案,节约投资成本,通过数字化建设提升企业价值。